貓咪嘔吐全解析:常見原因、判斷方法與危險警訊一次看懂

 

目錄

 

 

▍前言

貓咪嘔吐是許多飼主常遇到的問題,但並非所有嘔吐都是疾病的徵兆。了解貓咪嘔吐的類型、顏色、可能的原因及應對方式,有助於維護毛孩的健康,並減少不必要的擔憂。

 

▍貓咪嘔吐類型:食物逆流 vs. 主動嘔吐

 食物逆流( Regurgitation )

  • 嘔吐物是未消化的食物
  • 被動發生,通常無嘔吐聲
  • 常在進食或飲水後 30 分鐘內發生
  • 改善方式:使用慢食碗、少量多餐
  • 可能的原因:吃太快、喝水太快、進食後劇烈活動

 主動嘔吐( Vomit )

  • 時間較不固定,可能與疾病有關
  • 若嘔吐頻繁或持續多日,應儘速就醫
  • 嘔吐物可能是半消化的食物或其他異物
  • 伴隨腹部收縮、用力作嘔,口水分泌增加

 

▍貓咪嘔吐怎麼辦?6 大常見原因與對應處理方式

貓咪偶爾嘔吐是常見現象,但若頻率增加或持續不適,就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。以下整理 6 大常見的貓咪嘔吐原因及應對方式,協助飼主判斷並及早處理。

貓咪嘔吐6大常見原因

 吞食過多毛髮(毛球症)

貓咪透過舔毛清潔身體,容易吞入大量毛髮,進而形成毛球,引發嘔吐。

處理方式
➧ 每天幫貓咪刷毛,減少掉毛吞入
➧ 定期餵食化毛膏或化毛飼料,有助排出毛球

 飲食問題

飲食不當是貓咪嘔吐的常見主因之一。

可能原因與建議
空腹過久:胃酸分泌過多易導致嘔吐,可改為少量多餐
突然換飼料:腸胃難以適應,應採「漸進式換糧法」過渡
吃太快/暴飲暴食:可能引起食物逆流與消化不良,建議使用慢食碗
食物過敏:特定蛋白質或添加物可能引起腸胃不適,可嘗試更換低敏飼料

 誤食異物

好奇心強的貓咪可能誤食異物,造成腸胃阻塞甚至腸穿孔,嚴重時會危及生命。

常見異物
➧ 塑膠袋、毛線、橡皮筋、牙線等

警訊
➧ 持續乾嘔、食慾下降、精神不振,應立即送醫檢查

❹ 食物或化學品中毒

貓咪誤食有毒物質會引起急性嘔吐,常伴隨腹瀉、虛弱或抽搐。

常見中毒來源:
➧ 食物類:洋蔥、大蒜、葡萄、巧克力、酒精、咖啡因等
➧ 家用用品: 清潔劑、殺蟲劑、芳香劑等

處理建議
➧ 發現可疑情況,應立即送醫,不建議自行催吐

 寄生蟲感染

體內寄生蟲也可能引起嘔吐,尤其是戶外活動頻繁或與其他動物共處的貓咪。

常見寄生蟲:
➧ 蛔蟲、絛蟲、鉤蟲等

常見症狀:
➧ 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下降、毛髮粗糙、體重減輕

預防方式:
➧ 定期驅蟲,特別是在多貓家庭中格外重要

慢性疾病或內科疾病

某些內科疾病會引起反覆性或慢性嘔吐,若貓咪長期嘔吐或出現其他異常症狀,應盡快由獸醫進行詳細檢查。

可能疾病包含
➧ 糖尿病:血糖異常時會引發嘔吐
➧ 腎臟病:腎功能退化會導致噁心嘔吐
➧ 胰臟炎:常見症狀為劇烈嘔吐、腹痛、無食慾
➧ 腸胃道疾病: 如發炎性腸病( IBD )、腸阻塞等

⚠ 小提醒:若貓咪嘔吐頻繁、精神不振、食慾減退或嘔吐物中有血絲,請儘速帶往動物醫院診治,切勿拖延。

 

▍從嘔吐物顏色判斷健康狀況

從嘔吐物顏色判斷健康狀況

  • 透明黏液、白沫:胃酸過多或空腹太久
  • 黃色、黃綠色:膽汁逆流,可能與飲食不規律或腸胃疾病有關
  • 紅色、粉色、咖啡色:可能有內部出血,需緊急就醫
  • 混合毛髮:正常的毛球症,但過於頻繁應尋求獸醫建議
  • 異常異物(蟲狀物、長條狀物):可能是寄生蟲,建議帶嘔吐物就診

 

▍貓咪嘔吐別拖!出現這些症狀快送醫

以下情況,請立即帶貓咪就醫!

  •    連續 24 小時內嘔吐 2 次以上
  •    嘔吐合併腹瀉、發燒或異常喘息
  •    有異物吞食紀錄,且出現持續乾嘔的情況
  •    嘔吐物帶有血絲或異常顏色(深褐色、紅色)
  •    嘔吐伴隨體重下降、脫水、精神不振、食慾不振

 

▍如何預防貓咪嘔吐?4 大照護指南

預防貓咪嘔吐4大指南

 均衡飲食

  • 漸進式更換飼料,讓腸胃適應
  • 選擇高品質飼料,減少人工添加物

 環境管理

  • 避免讓貓接觸有毒物質或異物
  • 定期刷毛,減少吞食毛髮的機會

 定期驅蟲與健康檢查

  • 每年帶貓咪進行完整健康檢查
  • 預防寄生蟲感染,降低嘔吐風險

 控制飲食速度

  • 避免讓貓接觸有毒物質或異物
  • 定期刷毛,減少吞食毛髮的機會

 

▍貓咪誤食異物:為什麼線類比塑膠袋更危險?

宋子揚獸醫師指出:許多飼主擔心貓咪誤食塑膠袋,但其實對貓咪腸胃危害更大的是「線類異物」。

貓咪的異食行為( Pica )雖常見,但若誤食如毛線、縫線、電線、釣魚線、縫紉線等細長物品,特別容易引發線性異物阻塞( Linear Foreign Body Obstruction ),可能導致腸胃穿孔、腸套疊,甚至危及生命。


  ① 線性異物可能引發腸道「鋸齒效應」   

當貓咪吞入線狀異物時,這類異物常常一端卡在舌下、胃部或小腸固定處,另一端則延伸進入腸道。腸道在蠕動過程中因無法順利推進異物,反而使腸壁不斷被拉扯、打結,甚至被線割傷,導致腸道穿孔或壞死。
「鋸齒效應」對腸道損傷的破壞性遠高於一般異物阻塞,一旦穿孔將可能引發致命性腹膜炎。
 

  ② 塑膠袋雖也有風險,但通常停留於胃部    

塑膠類異物雖也可能造成阻塞,但大多數會停留在胃中較長時間,部分貓咪甚至可透過嘔吐將其排出。即使進入腸道,阻塞模式相對較「鈍性」。


  ③ 線狀異物不易被影像檢查發現   

與塑膠袋不同,線類異物因體積細小、密度低,往往難以在 X 光片中清楚呈現,特別是在未使用對比劑的情況下。許多案例需透過內視鏡檢查或剖腹探查才能確診與移除,增加臨床處置的複雜度與風險。

⚠ 宋醫師提醒:若懷疑貓咪誤食線類異物,切勿自行拉扯或拖延,應立即就醫進行影像檢查與處置,以降低併發症風險。

➧ 若是懷疑貓咪吃了線類,該怎麼辦?

❌ 千萬不要自己拉出來! 如果你發現貓咪嘴巴裡有線的一端,不要試圖拉出來,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腸道嚴重撕裂。

✔️ 立即就醫! 醫師可能會使用 X 光、超音波或內視鏡來檢查異物的位置,並決定是否需要緊急手術取出。

 

▍結語:掌握關鍵細節,降低嘔吐風險,守護貓咪腸胃健康

嘔吐是貓咪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,雖多數為短暫性生理反應,但若出現頻繁、劇烈或合併其他症狀的情況,就可能是潛在疾病的警訊。飼主應具備基本判斷能力,密切觀察嘔吐的頻率、嘔吐物的內容與顏色,並適時尋求獸醫協助。

除了飲食與疾病因素外,誤食異物(尤其是線狀物)更是導致貓咪急性嘔吐與腸道損傷的高風險因子。日常照護中,應落實下列預防措施:

 安全管理環境

將毛線、縫紉線、耳機線等線類物品妥善收納,並避免讓貓咪接觸無人監督的細繩玩具。

 引導適當咀嚼行為

提供安全的咀嚼玩具,減少異食行為的發生。

 優化飲食習慣

採取少量多餐、使用慢食碗,避免暴飲暴食。

 改善生活刺激

增加互動、豐富環境,有助減緩無聊與焦慮,進而降低異常舔咬與異食行為。

若懷疑貓咪誤食異物,切勿嘗試自行拉出線頭,應立即就醫,以避免腸道受損。唯有落實日常管理與健康監測,才能為毛孩建立更安全、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