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嗜舔性皮膚炎完整解析|原因、症狀與治療照護指南

※ 最新更新資訊 

📝本篇文章於 2025/09/24 更新,新增狗狗嗜舔性皮膚炎的最新治療方法與營養照護建議。

 
目錄

 

▍前言

許多毛爸媽會發現,狗狗平時喜歡舔毛,這其實是一種很自然的行為,能幫助牠們放鬆、清潔或打發時間。

但若是毛孩反覆舔舐同一個部位,導致局部脫毛、皮膚泛紅,甚至出現滲血,就要提高警覺了──這可能不是單純的清潔習慣,而是常見的皮膚問題「嗜舔性皮膚炎」。

到底什麼是嗜舔性皮膚炎?狗狗為什麼會不停舔毛?身為毛爸媽又該如何預防與照顧?接下來的內容,將帶你全面了解這種疾病,並提供實用的守護指南,幫助毛孩遠離不適、保持健康快樂。

 

▍什麼是狗狗「嗜舔性皮膚炎」?

狗狗「嗜舔性皮膚炎」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,主要特徵是毛孩會反覆舔咬同一個部位,導致局部脫毛、皮膚泛紅,甚至因破皮而發炎。這種情況通常與 皮膚搔癢、過敏反應、慢性皮膚病,甚至心理壓力或焦慮 有關。

當狗狗因為皮膚不適而不停舔舐,雖然短暫能緩解不舒服,但長期下來只會讓傷口惡化,形成一種惡性循環。要真正改善,必須找出背後的原因,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與照護,才能幫助毛孩遠離疼痛與反覆發作。

 

▍造成狗狗「嗜舔性皮膚炎」的原因

狗狗嗜舔性皮膚炎的成因,主要可分為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 兩大類:

① 心理性因素(精神疾病)

當狗狗長期缺乏運動或環境過於狹小,容易出現焦慮、壓力或強迫行為。例如:大型犬若長時間被關在狹小空間,無法釋放精力,就可能以不斷舔毛、舔腳來紓解壓力,久而久之引發嗜舔性皮膚炎。

② 生理性因素(皮膚疾病)

常見的皮膚問題如 細菌或真菌感染、蠕形蟎病、過敏、神經性創傷或關節疾病,都會造成局部搔癢或疼痛。這些不適感會讓狗狗持續舔舐,導致皮膚紅腫、脫毛,甚至散發異味,形成惡性循環。

💡貼心提醒:許多大型犬天性活潑,需要更多空間與活動量,若環境與照護不足,更容易因心理壓力或皮膚問題而罹患嗜舔性皮膚炎,毛爸媽務必特別留意。

 

▍嗜舔性皮膚炎有哪些症狀?

狗狗嗜舔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,就是脫毛皮膚紅腫。當毛孩因局部搔癢或不適而不斷重複舔舐時,代表該部位可能已受到影響。

常見症狀包含:

  • 皮膚脫毛:局部毛髮變得稀疏或整片掉落。

  • 紅腫或發炎:皮膚表面泛紅,觸感可能溫熱。

  • 舔咬過度造成傷口:嚴重時甚至破皮、滲血,增加感染風險。

  • 常見發生部位:小腿前側、軀幹、尾巴、大腿內側。

💡 貼心提醒:若發現毛孩舔舐頻率突然增加,或在清潔時看到局部紅腫、掉毛、甚至出血,請盡快就醫檢查,找出病因並及早治療,避免皮膚問題惡化。

 

▍改善狗狗「嗜舔性皮膚炎」有哪些辦法?

狗狗嗜舔性皮膚炎常常需要「多管齊下」的治療與照護,以下 3 個步驟能幫助毛爸媽更快掌握方向:

第一步:阻止過度舔

使用伊莉莎白頸圈、包覆性繃帶、增強型裹布,或搭配抗舔舐軟膏,避免毛孩持續舔咬,加重皮膚紅腫與傷口惡化。

第二步:就醫控制感染

若皮膚已出現潰爛或感染,應盡快送醫,由獸醫進行診斷與治療,必要時會開立口服藥物或注射,協助控制發炎。

第三步:營養補充與保健支持

除了治療,也要從日常營養著手,幫助毛孩提升免疫與皮膚修復力:

  • 益生菌:維持腸胃健康,間接穩定情緒,降低壓力引起的舔舐行為。

  • 米蕈多醣體 + 抗氧化成分複方:支持免疫平衡,幫助皮膚修復,提升對外在環境的保護力。

  • 藍藻蛋白:提供高品質天然蛋白質,幫助維持代謝與毛皮光澤。

💡 貼心提醒:許多大型犬天性活潑,需要更多空間與活動量,若環境與照護不足,更容易因心理壓力或皮膚問題而罹患嗜舔性皮膚炎,毛爸媽務必特別留意。

 

▍結語

嗜舔性皮膚炎是狗狗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,特別是大型犬或毛量較多的犬種,更需要毛爸媽格外留意。當毛孩反覆舔舐同一部位,導致皮膚泛紅、脫毛甚至流血時,務必要及早阻止並盡快就醫,避免病情惡化。

除了專業治療,日常的照護同樣重要:

  • 適度運動與陪伴,幫助毛孩釋放壓力、減少焦慮。

  • 營養補充與保健食品,支持免疫力與皮膚修復力。

  • 日常觀察皮膚狀態,及早發現異常並採取行動。

只要毛爸媽多一份細心關懷,並搭配正確的照護方式,毛孩就能遠離嗜舔性皮膚炎的不適,健康快樂地陪伴在我們身邊。

 

 

※ 更新歷程記錄 

📝文章更新日誌

  • 2023/03/22 首次發佈
  • 2025/09/24 更新,新增最新治療方法與營養照護建議

狗狗營養保健

貓貓營養保健

 


▍文章分類

 

部落格_狗狗專區

部落格_貓咪專區

Dr.喵小教室_新手爸媽

Dr.喵小教室_星巴哈尼小教室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