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異位性皮膚炎(CAD)完整指南|症狀、治療與日常照護

 

※ 最新更新資訊 

📝本篇文章於 2025/09/17 更新。

 
目錄
 

前言|什麼是犬異位性皮膚炎(CAD)?

犬異位性皮膚炎(Canine Atopic Dermatitis,CAD)是一種 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皮膚疾病。牠會讓狗狗長期搔癢、皮膚紅腫、掉毛,甚至耳朵紅腫。主要原因包含:

① 皮膚屏障受損

部分過敏犬的皮膚表面較不完整,會導致水分流失與防護力下降。此時,外界的塵蟎、花粉或食物過敏原就更容易從皮膚進入,刺激免疫系統。

② 免疫反應過度

當過敏原穿過受損的皮膚進入體內,狗狗的免疫系統傾向啟動「第二型免疫反應」,類似人類的過敏反應,會誘發癢感訊號,讓狗狗感到強烈搔癢。

很多飼主一開始會以為「異位性皮膚炎」只是小小皮膚病,但事實上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,只能透過治療與照護來控制是一個需要長期觀察與管理的問題。

 

為什麼狗狗會得異位性皮膚炎?

「為什麼家裡明明很乾淨,狗狗還會皮膚過敏?」這是許多毛孩家長的一大疑問。事實上,除了環境因素,造成狗狗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有很多種,只要符合以下特點,都有可能誘發狗狗過敏:

👉 飼主建議:持續觀察並紀錄狗狗症狀,能幫助獸醫縮小過敏原範圍。

① 基因遺傳

有過敏體質的狗狗,在接觸到環境過敏原就會容易過敏。

② 外界環境刺激

灰塵、花粉、黴菌都可能觸發狗狗自體免疫機制。

③ 寄生蟲感染

蚊子、跳蚤停留在狗狗皮膚上進行吸血,注入皮下的唾液蛋白質,引起搔癢。

④ 食物、藥物過敏

有些狗狗對特定肉類、蛋白質反應敏感,或是獸醫師診斷時開立的藥物中,都可能含有過敏因子。

每隻狗狗的過敏狀況不同,還需飼主隨時留意觀察紀錄狗狗的行為,才能讓獸醫師縮小範圍找到兇手(過敏原)!

 

哪些狗狗特別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?

台灣濕氣較高的氣候型態,時常讓狗狗皮膚搔癢、過敏,尤其是特定犬品種會容易有皮膚敏感的問題,常常會一發不可收拾。以下常見犬種,飼主要注意狗狗皮膚保健:

  • 拉布拉多獵犬

  • 法國鬥牛犬

  • 黃金獵犬

  • 西施犬

  • 貴賓犬

 

如何判斷狗狗是不是異位性皮膚炎?

① 傷口是否久久不癒,甚至超過兩週?

狗狗有時候因玩耍或輕微過敏會出現小傷口,通常很快就能自行癒合。

但如果傷口超過兩週仍未復原,就代表可能存在持續性的致病因,或皮膚修復過程不斷被打斷。這種情況往往不只是單純的小外傷。

📍照護 Tips:建議飼主:拍照記錄紅腫、滲液、掉毛的部位,並標註日期,觀察是否有逐漸縮小、變淡或結痂復原。

若傷口遲遲不癒合,甚至惡化,可能是過敏性疾病、慢性炎症或反覆抓咬造成的二次感染,建議立即帶狗狗就診。

② 同樣位置是否反覆紅腫或掉毛?

異位性皮膚炎常出現在狗狗特定部位,例如:腳掌、趾縫、腋下、腹部或耳朵附近。這些地方容易反覆紅腫、搔癢,甚至掉毛。

如果你發現狗狗在 換季、接觸某種清潔劑、或吃特定食物後,相同部位的紅腫又復發,請詳細記錄症狀出現的時間與頻率。這些紀錄能幫助獸醫縮小過敏原範圍,找到真正的問題來源

③ 是否有明顯抓癢與行為改變?

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的症狀就是 強烈搔癢。如果狗狗因為癢而長時間抓咬、舔腳,甚至因此焦躁、影響情緒,代表症狀已經不只是短暫的不適。

這是需要醫療介入的重要警訊。唯有透過專業診斷與治療,才能幫助狗狗減輕不適、避免惡性循環。

 

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與照護方法

狗狗確診異位性皮膚炎後,該如何治療與照護?異位性皮膚炎雖然無法「一次痊癒」,但只要透過藥物治療、日常保養與環境管理,就能大幅減少不適,幫助狗狗恢復健康。
治療方式

① 常見治療藥物

 確診後,獸醫師會根據狗狗的狀況,選擇口服藥或外用藥膏,甚至合併使用:

  • 口服類固醇:能快速止癢、降低發炎,短期效果佳,但需注意長期副作用,通常採短期或低劑量間歇使用並監測。

  • 新型抗癢藥:起效快,副作用少,適合作為維持療法。常見如 安癢快(Apoquel)安逸膚(Cytopoint,能有效減少搔癢,不含類固醇成分。

  • 免疫抑制劑:例如環孢素(Cyclosporine),適合慢性或難控制的病例,副作用比類固醇少,更適合長期使用。

  • 減敏治療(Allergen immunotherapy, AIT):針對想要「從根本改善過敏體質」的狗狗,透過逐步調整免疫反應,可能帶來長期改善,但需要較長療程,且效果依個體差異而不同。

💡 貼心提醒:外用藥可能讓狗狗感到不適而舔拭皮膚,務必使用防舔圈或頭套,避免誤食。若懷疑狗狗吞食大量藥物,請立即聯絡獸醫。 

② 使用低敏、治療性洗毛精

配合獸醫師建議選擇治療型洗毛精,能幫助舒緩皮膚並修復屏障。常見有效成分:

  • 燕麥膠(Colloidal oatmeal):保濕、抗癢效果佳。

  • 神經醯胺(Ceramides):修復皮膚屏障、抗發炎並維持保濕。

③ 環境清潔與過敏原管理

 狗狗的生活環境同樣會影響病情,建議飼主注意:

  • 定期清洗寢具:以 50–60°C 高溫水清洗狗狗與飼主的床鋪,減少塵蟎。

  • 使用 HEPA 濾網吸塵器與空氣清淨機:有效降低灰塵與空氣中的過敏原。

  • 保持室內乾燥:控制濕度,避免塵蟎、黴菌滋生。

⚠️ 清潔品注意事項:市售洗劑和清潔用品琳瑯滿目,但「香味不等於乾淨」。有些成分反而會破壞皮膚屏障、甚至危害健康:

  • 避免精油類:茶樹、薄荷、香茅等可能引發中毒。

  • 避免酒精與強去污劑:刺激性高,會破壞皮脂。

  • 避免含香氛與強酸/強鹼清潔劑:殘留在寢具上可能成為過敏原,甚至造成中毒風險。

照護方法

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疾病,即使接受獸醫治療,後續的照護也非常關鍵。飼主的細心管理,能大幅降低復發與惡化風險。以下是治療後常見的居家照護要點: 

① 遵照醫囑用藥

  • 請務必依獸醫師處方給藥,無論是口服藥、外用藥膏或針劑,都不可自行停藥、減量或更換藥物

  • 不當停藥可能導致症狀反彈,甚至讓狗狗更難控制病情。

② 傷口與皮膚清潔

  • 上藥前,建議先用溫和、低刺激的清潔方式擦拭患部,保持皮膚乾淨。

  • 避免長時間潮濕或悶熱,因為濕氣會延緩傷口癒合並增加細菌感染風險。

  • 可用乾淨紗布或紙巾輕輕吸乾,避免來回摩擦。

③ 預防狗狗舔咬藥物

  •  若狗狗有舔藥或抓咬患部的習慣,務必替牠戴上防舔圈或頭套

  • 若需要,可在上藥後短時間內限制活動範圍,以降低誤舔藥物的風險。

⚠️ 若懷疑狗狗吞食大量藥膏或藥物,請立即聯絡獸醫。

 

④ 觀察症狀變化

  • 治療後的 48–72 小時 是觀察重點。

  • 若症狀明顯惡化(紅腫擴大、滲液增加、狗狗更頻繁抓癢),請立即回診,不要拖延。

  • 建議拍照紀錄患部變化,方便後續與獸醫師討論治療效果。

⑤ 長期用藥的健康監測

  •  若狗狗需要長期服藥,建議依獸醫指示 定期安排血液檢查,以確保肝腎功能正常,避免藥物副作用。

  • 同時應留意狗狗的體重、食慾、精神狀態,這些都是疾病控制與藥物安全的重要指標。

💡 貼心提醒: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重點不只是「用藥」,而是「持續照護」。飼主的耐心觀察與細心紀錄,能幫助獸醫師更快調整治療計畫,讓狗狗恢復更舒適、健康的生活。 

 

狗狗日常保養與預防復發

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疾病,治療後若缺乏良好的生活管理,症狀往往容易反覆出現。飼主的日常保養,是幫助狗狗維持皮膚健康、降低復發風險的關鍵。

① 清潔照護:保持毛孩皮膚清爽

  • 定期洗澡:
    依獸醫建議使用低敏或醫療級洗毛精,幫助舒緩搔癢、修復皮膚屏障。避免過度清潔,以免皮膚油脂流失。

  • 清理寢具與用品:
    定期清洗狗狗的床墊、毛毯、玩具與餐具,建議使用 50–60°C 高溫水清洗,有效去除塵蟎與細菌。

  • 保持乾燥:
    洗澡或外出淋雨後,務必徹底吹乾毛髮,避免潮濕環境導致皮膚發炎或細菌滋生。

② 均衡飲食:由內而外提升防護力

  • 選擇低敏配方:
    以「水解蛋白」或「單一蛋白來源」飼料為主,減少過敏風險。

  • 補充營養素:
    1. Omega-3(EPA / DHA):有助減少皮膚發炎、舒緩搔癢,讓毛髮更有光澤。
    2. 益生菌:調整腸道菌叢,增強免疫力,降低皮膚過敏機率。
    3. 維生素與礦物質(如維生素E、鋅、生物素):維護皮膚修復功能,幫助傷口癒合。
    4. 避免刺激食物:若已知狗狗對特定蛋白質(如牛肉、雞肉)敏感,應避免攝取。

③ 環境管理:打造低過敏原的生活空間

  •  降低室內溼度:
    使用除濕機或冷氣,將濕度控制在 40–60% 之間,避免塵蟎與黴菌孳生。

  • 空氣淨化:
    使用 HEPA 濾網吸塵器與空氣清淨機,有效過濾灰塵、花粉與過敏原。

  • 避免強烈化學清潔劑:
    含有精油、香氛或強酸鹼成分的清潔用品,可能刺激狗狗皮膚或引發中毒,建議選擇溫和無香配方。

狗狗異位性皮膚炎的保養,重點在於「持續且穩定的管理」。透過 規律清潔、健康飲食與良好環境控制,能有效減少復發頻率,讓毛孩生活更舒適。飼主只要養成習慣,就能幫助狗狗遠離不斷搔癢的困擾。 

 

異位性皮膚炎常見Q&A

① 狗狗皮膚傷口一直好不起來,是不是異位性皮膚炎?

不一定。皮膚長期不癒合,除了異位性皮膚炎,也可能是黴菌或細菌感染造成。建議交由獸醫檢查,才能確認真正原因。

② 已經看診,但傷口好得很慢,要怎麼判斷有沒有惡化?

觀察是否有以下狀況:

  • 紅腫範圍持續擴大

  • 傷口滲液變多或出現異味

  • 狗狗更頻繁抓癢或情緒變得煩躁

若有以上情形,就表示病情可能在惡化,需要立即回診。

③ 異位性皮膚炎怎樣才算正在復原?

  • 紅腫慢慢減退

  • 皮膚不再滲液或流膿
    狗狗抓癢次數明顯減少

建議飼主可用拍照紀錄對比,幫助觀察康復進度。

④ 狗狗皮膚傷口變黑,是不是結痂?

 有時是結痂的正常過程,但也可能是 黑色素沉澱。若同時伴隨以下情況:

  •  持續紅腫或滲液

  • 傷口有異味

  • 範圍擴大或腫脹

💡 貼心提醒:這就不是單純結痂,請立即帶狗狗回診處理。  

⑤ 狗狗異位性皮膚炎會傳染嗎?

不會。異位性皮膚炎屬於免疫系統異常的過敏反應,不具傳染性。但若皮膚有細菌或黴菌二次感染,仍可能對其他寵物造成影響,因此需要及早治療。

⑥ 狗狗異位性皮膚炎需要終身治療嗎?

大部分狗狗無法「根治」,屬於需要 長期控制的慢性病。透過藥物、洗毛精、飲食與環境管理,能降低發作頻率,讓狗狗過得更舒適。

⑦ 狗狗異位性皮膚炎和食物過敏有什麼差別?

  •  異位性皮膚炎:多由環境過敏原(塵蟎、花粉、黴菌)引起,常見部位為腳掌、耳朵、腹部。

  • 食物過敏:多因特定蛋白質(如牛肉、雞肉)導致,常伴隨腸胃不適。

💡 貼心提醒:建議透過獸醫診斷與食物排除法,才能正確分辨。 

⑧ 狗狗異位性皮膚炎吃什麼比較好?

 建議選擇:

  • 低敏或水解蛋白飼料

  • 富含 Omega-3( EPA / DHA )的食物或保健品
    益生菌,幫助調整腸道菌叢,間接降低皮膚炎發作機率

💡 貼心提醒:不建議自行嘗試人類食物或保健品,應依獸醫建議選擇犬用產品。 

⑨ 狗狗皮膚癢,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嗎?

 不一定。皮膚搔癢還可能來自:

  • 跳蚤或寄生蟲叮咬

  • 黴菌或細菌感染

  • 接觸性皮膚炎(如清潔劑殘留)

💡 貼心提醒:若狗狗長期搔癢,建議盡快就醫檢查,避免延誤治療。 

⑩ 狗狗異位性皮膚炎會影響壽命嗎?

不會直接縮短壽命,但若控制不當,長期搔癢與感染會造成狗狗身心壓力,降低生活品質。及早治療、穩定控制,狗狗依然能快樂長壽。

 

結語|陪伴毛孩舒適面對異位性皮膚炎

 狗狗異位性皮膚炎雖然屬於 無法完全根治的慢性疾病,但並不代表毛孩必須長期忍受痛苦。只要結合 專業獸醫治療(藥物、洗毛精、免疫調整等)與 日常保養(清潔環境、低敏飲食、營養補充),就能大幅減少搔癢、紅腫與反覆感染的困擾。

對飼主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 耐心與持續觀察。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期管理,而不是「一次看診就能解決」的疾病。細心紀錄狗狗的症狀變化,並定期回診與獸醫討論治療進度,能幫助找到最適合毛孩的控制方式。

💡 貼心提醒

  • 如果狗狗出現 長期紅腫、持續抓癢或掉毛,務必盡快帶去獸醫院檢查,避免拖延造成二次感染。

  • 飼主也可以透過 規律洗澡、環境清潔、飲食調整,為狗狗打造低過敏原的生活空間。

  • 在治療過程中,別忘了給予毛孩 心理支持與陪伴,因為長期搔癢往往也會影響狗狗的情緒與安全感。

雖然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期抗戰,但透過 科學治療+生活管理+飼主陪伴,毛孩依然可以快樂奔跑、安心依偎在你身邊,過著健康又有品質的生活。 

狗狗營養保健

貓貓營養保健

 

※ 更新歷程記錄 

📝文章更新日誌

  • 2025/09/17

 


▍文章分類

 

部落格_狗狗專區

部落格_貓咪專區

Dr.喵小教室_新手爸媽

Dr.喵小教室_星巴哈尼小教室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